適逢2020 年“世界水日·中國水周”,3月27日,由北京市西城區水務局推薦,熙誠紫光受邀在西城區守敬講堂開展 “智慧水務應用”主題直播。
本次主播由熙誠紫光環境事業部的水務專家王燦擔當,在為時1個半小時的活動中,王燦向大家普及了世界水日的發展、中國水之現狀及智慧水務等知識,一面直播宣講,一面以聊天窗口及彈幕對話的形式與大家實時對話,深入淺出的講解獲取了眾多粉絲好評!

世界水日和中國水之現狀
在中國,水也面臨四大問題:
水多:針對水災害而言
水少:針對飲用水而言
水渾:針對黃河等泥沙含量大而言
水臟:針對水污染而言
為了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關心水、愛惜水、保護水和水憂患意識,促進水資源的開發、利用、保護和管理,國家水利部定于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為“中國水周”為“中國水周”。
倡導
節水:從龍頭開始
保水:從保綠開始
護水:從護岸開始
治水:從治人開始
智慧水務與“河長制”
簡單來說,由智能采集設備--物聯網--可視化分析平臺構成的產品,都可以規劃到智慧水務的范疇。

從水源地到居民,從自然到城市,每個細節都有智慧水務的身影
2016年12月,中國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》,2017年元旦,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發出“每條河流要有‘河長’了”的號令,由中國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“河長”,負責組織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。
所以河長是一個新概念嗎?非也非也,有圖為證
西城之水 “熙誠”治
北京市西城區,素有“首善之地”的稱譽,國家黨政中心也坐落于西城區轄區內,西城區的水安全直接關乎中南海的用水安全。
在此次“世界水日”和“中國水周”的宣傳活動中,西城區水務局精心部署,協調全區9個相關部門及15個街道辦事處,共同圍繞 “堅持節水優先,建設幸福河湖”為主題,組織開展節水、水與防疫等相關知識宣傳,回答百姓關心的問題,尤其是疫情期間自來水用戶繳費、使用等實際生活問題。
2019年,熙誠紫光“水務大腦”解決方案落地西城,助力西城區水務局推進西城區9河12湖智慧化管理。此次直播,王燦也進一步闡述了熙誠紫光對智慧水務的理解和方案部署。以“河長”為例,為助力西城區落實“河長制”管理,熙誠紫光打造了一整套智慧生態產品,包括巡河、宣傳、管理三個方面。
- 水質監測無人船巡河,代替人工巡河,記錄可查詢、可追溯、可分析;
- 智能河長牌定期的更新河長制工作信息,信息宣傳和知識普及兩手抓,方便百姓了解每條河的文化、歷史、現狀;
- 完整的河長制管理平臺幫助政府單位便捷的對河湖進行管理,助力綠水青山的建設。

、